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報名資格有限制嗎?有哪些?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網持續為大家更新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報名及考試資訊,祝各位同學備考順利!
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報名資格限制
(一)報考對象
1.本市普通高校2024屆專科(含高職)畢業生和被外地高校錄取的2024屆專科(含高職)上海生源畢業生。其中,包括2024年春季畢業的專科(含高職)畢業生。
2.符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79號)規定,參加基層服務項目前無工作經歷的本市普通高校專科(含高職)畢業生和被外地高校錄取的專科(含高職)上海生源畢業生,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后2年內,可享受2024屆應屆生待遇報考。
3.兩類退役士兵考生(以下簡稱“退役士兵考生”):普通高校專科(含高職)應屆畢業當年在滬應征入伍,并于2023年或2024年退伍的退役士兵;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在滬應征入伍,退役后復學的普通高校2024屆專科(含高職)畢業生。
(二)報名條件
1.考生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達425分及以上(其他語種作為個案由報考學校向市教委報批)。藝術類專業考生的外語要求由招生院校自主確定。
2.各招生院校原則上應要求考生持有上海市高等學校信息技術水平考試(上海市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對沒有證書的考生應組織與該考試大綱同等要求的考試。相關要求須在各院校招生章程中明確告知。
3.退役士兵考生不受上述1、2項所列證書限制。
4.符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有關高校保送錄取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3號)規定,在世界技能組織主辦的世界技能大賽中獲獎的專科(含高職)畢業生可向招生院校提出保送至相應本科專業的申請。
5.曾被本市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錄取的考生(含錄取后未報到考生)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專升本考試。
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成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1、成功=實力+信息+運氣
信息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去關注和收集,專升本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有時候你會為收集參考書目花上很多時間,因為每個學校專升本信息的公開程度不一樣,更不用說歷年真題、錄取名單、報考人數等可能是費勁的事,信息會直接決定你復習的方向,如果你知道了歷年真題,你就可以通過分析真題大概知道它的命題特點和重點。
2、學會勞逸結合
當你覺得學的很累的時候,就出去走一下,看看外面的風景,呼吸下新鮮空氣,再回來看書。看不進去,還不如不看。專升本期間,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鍛煉身體,健康身體才是最大本錢。
3、學會分享與交流
多與其他專升本的學生交流,不要把誰都當成敵人。與其它人交流可以信息共享,學習一下別人的復習安排,另外,與人交流還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情。但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因為別人比自己復習得快就著急,只要制定的合理的計劃,就應該按照計劃按部就班的復習。
4、學會同舟共濟
專升本路上不要太過于封閉自己,要多的幾個專升本的朋友,不僅可以相互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你奮斗的路上有人給你勇氣為你加油。
5、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系統
第一遍看書的時候一定要看的仔細包括小字部分也要看,另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自己習慣有重點、有條理的作出標記。
2)看的時候最好以章或節為單位這樣有系統性有利于理解。
3)一定要做筆記,記住筆記不是抄課本,是要把課本內容整理的更有條理性,一些重點難點,記下來。便于后期看。
4)第一遍看書的時候沒必要上來就背,看完明白就可以,然后再多思考,比如分析下原因,進行進行評價,或作下比較等。
5)第一階段看書主要是明白書的內容,有一定的思考就可以,第二階段復習的時候,就要結合題目看課本,對往年的題目進行分類,然后根據題目的類別看完每章都給自己出題目,并把題目進行系統整理。
6)看完書后要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知識系統,所以看收時以一本書為中心,其它相關書進行補充,不要老跟著書走,每門課要有自己的一套系統。
6、學會答題技巧
1)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會提高你的分數大家都應該明白。
2)答題不要要點不清,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標出序號,顯得有條理,要點清晰,字多不如點多,當然,點多基礎上字多點更好。
3)答題時要多綜合各方面知識,比較一些知識是普心,實驗統計上都有的,在回答問題時就可把他們都寫上,能分成不同點盡量分開寫。
4)不要做太多無用功,看分答題目,分值多的多答,分值少的沒必要寫那么多,不要浪費時間,把時間放在分值多的和不確定的題目上。
這些成功升本的六大條件,你具備幾個呢?
以上就是關于“華東政法大學專升本報名資格有限制嗎?有哪些?”的內容了。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上海專升本學校資訊、招生章程、考試科目、錄取分數、考試大綱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上海專升本網(http://www.aorad.cn/)。
上海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